欢迎访问中华商标网
英国:让创新的传统再现活力
2006年01月24日来源:


    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去年12月19日的报告中对英国经济的稳定性表示称赞,并预计,2006年英国经济将增长2.25%, 2007年将增长2.75%。
    但一项新的研究指出,曾经发动了著名的“工业革命”的英国,现在显得落在了时代的后面。如何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将优秀的传统发扬光大,成为英国一个最迫切的问题。
    提高创新力是英国的当务之急
    从“工业革命”到喷气引擎和真空吸尘器,从环球信息网到iPod音乐播放器,英国人都能够对很长一段时间的大量创新成果主张荣誉。创新的传统,将英国从制造业时代带进服务经济时代,明显地比美国早10年,并且英国仍然以低的失业率和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自豪。但全部的情况似乎不是那样乐观。根据最近一个有创见性的有关经济策略的报告,英国必须进一步提高它的创新能力。
    在2005年春天,英国设计协会主席乔治·考克斯与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讨论下一个预算报告,开始谈论怎样创造一个更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他们认为,尽管英国的创新力仍是非常强的,但应当进一步提高。
    在6个月之内,考克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考察了300个单位,包括公司、大学、研究机构和贸易团体。在假定创新思想应该是公司战略的一部分的前提下,他们研究了每一个重要企业的创新影响。
    他们的发现是令人担忧的。面对全球竞争,英国的创新优势显得苍白无力。考克斯发现,英国要想保持它的创新优势,就需要直接的经济上和理论上的支持。他特别提到,英国的研发开支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落后于法国和德国。在过去的两年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英国公司推出了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
    更糟糕的是,考克斯的报告发现,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对西方国家的世界创新优势形成威胁之前,英国仅有5年到10年的时间采取补救行动。在过去的几年内,亚洲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已建立了许多设计中心,以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其中,中国大陆的创新能力提高很快,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从发展金属制造和纺织工业,走向发展高端设计和提高教育水平。
    政府主导推进创新战略
    有分析家认为,英国不缺乏新成果和新思想,缺乏的是将创新变为创造效益,缺乏的是将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创造效益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只有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之下,才能实现精彩一跃。
    实际上,英国的创新战略已推行多年。从1994年起,英国政府首次公布创新白皮书《实现我们的潜能——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此后,1998年《我们的竞争——建设知识型经济》、2000年《卓越与机遇—— 21世纪科学与创新政策》和2001年《变革世界中的机遇——创业、技能和创新》等三份政府白皮书,均以创新为主题o 2002年之后,英国更是系统地发表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2002年7月《投资与创新》、2003年11月英国贸工部创新报告《在全球经济下竞争:创新挑战》、2004年7月《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2004-2014》和2004年11月贸工部发布了《从知识中创造价值》的5年计划。这些政府文件向展示了十余年来英国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英国的战略规划素以重实效、抓落实闻名于世。随着国家战略的颁布,一些甚至规定了科学家何时进行演讲的详细具体的实施细则接踵出台。科学家走出象牙塔,有孵化器、科技园、创业园相伴。社会需求主导科研方向,有企业的资金和严格的监督为伍。为了保证大学和企业紧密相连,则要求大学和企业联合申请国家和区域的创新项目。为了带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创新的投入,则首先确定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慈善机构对于创新投入的有关原则和利益分配机制,实施研发税收减免政策。
    (资料来源:美国《商业周刊》)
 

 
来源:中国企业报
时间:2006-1-24
作者:郎楷淳/编译

  • 联系我们
  •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车道沟10号院 中华商标协会(北方朗悦酒店)
  • 电话:86-10-68014071
  • 传真:86-10-68018055
  • 邮箱:cta@cta.org.cn
  • 协会微信
  • 协会微博
版权所有:中华商标协会    京ICP备06065018号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中华商标协会    京ICP备06065018号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中华商标协会  京ICP备06065018号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