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普及商标法律知识,促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加强商标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和交流,我会举办了“万慧达杯”2021中华商标协会全国高校商标热点问题征文比赛。经过专家评审,现将获奖名单公告如下:
本科生组
| 获奖等次 | 作者 | 单位 | 文章名称 | 
| 特等奖 | 胡若菡 | 同济大学 | 论商标描述性正当使用的认定——兼议85℃商标侵权纠纷案 | 
| 一等奖 | 余晓仪 | 广东金融学院 | 探析声音商标认定的显著性标准 | 
| 二等奖 | 胡浩翔 | 华东政法大学 | 商标囤积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其法律规制建议 | 
| 刘文浩 | 中国人民大学 | 商标授权确权案件中作品名称与角色名称的保护问题 | |
| 三等奖 | 徐晓珣 | 南京理工大学 | 联合商标制度在我国构建与适用的相关问题研究 | 
| 钟文渊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商标权善意取得的法理基础和构成要件 | |
| 陈桑榆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商标侵权案件中主观恶意的认定 | 
研究生组
| 获奖等次 | 作者 | 单位 | 文章名称 | 
| 特等奖 | 谢采洪 | 华东政法大学 | 新《商标法》第四条的法律适用研究 | 
| 一等奖 | 徐琎 | 华东政法大学 | 纯出口定牌加工的侵权认定路径探析 | 
| 包雪颖 | 华东政法大学 | 我国商标异议制度设置之反思与完善 | |
| 沈汪成 | 华东政法大学 | 颜色组合商标注册形式要求之再规范——以多模态语篇图文关系分析为视角 | |
| 何桂馨 | 华东政法大学 | 论商标许可使用费合理倍数赔偿方式的反思与重构 | |
| 二等奖 | 赵菲苑 | 华南理工大学 | 商标撤三中改变商标使用样式的证据认定研究 | 
| 李昊 | 华东政法大学 | 论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使用——基于一种行为与效果的二分思路    | |
| 汪若蓝 | 华东政法大学 | 论旧货翻新的商标侵权认定 | |
| 朱冬梅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位置商标获准注册的正当性研究 | |
| 孙雅琪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与法定赔偿的适用路径研究 ——基于腾讯诉任我行电子游戏商店案的思考 | |
| 赵杨 | 同济大学 | 从美国司法判例看商标反向混淆的损害赔偿 | |
| 徐子淋 | 华东政法大学 | 商标保护模式下商标新增商誉的保护 | |
| 马泽辰 | 苏州大学 | 论商标权利冲突中的“市场格局”之考量 | |
| 三等奖 | 李天杰 | 西南政法大学 | 添附理论视野下商标挟持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 
| 熊超成 | 中国人民大学 | 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使用的认定——回归民事侵权视角 | |
| 汪玉蓉 | 华东政法大学 | 英国商标异议程序配套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 | |
| 张新利 | 南京理工大学 | 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下防御商标注册条件探析 | |
| 祝靖雨 | 上海大学 | 商标注册纠纷中商品化权益保护问题探讨 | |
| 陈祎梦 | 中国海洋大学 | 论商标恶意诉讼中的“恶意” | |
| 马晓瑜 | 上海大学 | 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问题探究 | |
| 黄柳 | 华东政法大学 | 类型思维下商标相对“恶意”注册之司法认定 | |
| 廖芳 | 华东政法大学 | 论商标合法来源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 | |
| 吴咏雪 | 北京大学 | 论商标侵权中的恶意 | |
| 张露 | 华东政法大学 | 取消商标相对理由审查的可行性分析 | |
| 张慧灵 | 西南政法大学 |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研究 | |
| 林韶 | 华东政法大学 | 比较法视角下防御商标制度的审视与镜鉴——以驰名商标保护模式之完善切入 | |
| 三等奖 | 郭美君 | 浙江工商大学 | 防御商标制度研究 | 
| 罗丹妮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关于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的新思考——以涉外定牌加工案件为视角 | |
| 海伦娜 | 北京大学 | 商标核准注册行为性质探究 | |
| 林榕涛 | 华东政法大学 | “消费者本位”的符号学分析——兼评涉外定牌加工性质 | |
| 优秀奖 | 徐琢 | 华东政法大学 | 以举证为核心的商标侵权损害赔偿认定困境破局 | 
| 陈建军 | 浙江工商大学 | 论我国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的认定与规制 | |
| 范晗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商标使用在涉外定牌加工中的认定 | |
| 陈佳露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涉外定牌加工行为之若干问题辩 | |
| 侯仰瑶 | 西南政法大学 | 恶意抢注中商标代理机构的应然角色定位 | |
| 张麒 | 西南政法大学 |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商标法叙事(1939-1949) | |
| 舒友扬 | 浙江工商大学 | 商标法“不良影响”的认定及判断标准构建 | |
| 郭世招 | 上海大学  | 网络直播营销中的商标侵权责任承担问题探析 | |
| 金雪婷 | 烟台大学 | 商标法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研究 | |
| 赵家欣 | 华东政法大学 | 在先使用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保护——以符号学为视角 | |
| 陈琪 | 华东政法大学 | 以使用意图为视角的商标囤积法律规制——兼评新《商标法》第四条 | |
| 余瑾 | 华东政法大学 | 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完善——以在商品上使用地理标志行为的规制为视角 | |
| 刘川 | 重庆理工大学 | 论商标先用权的法律适用 | |
| 潘美慧 | 北京大学 | 商标权与姓名权冲突法律问题研究——以公众人物姓名商标抢注法律问题为例 | |
| 陈仕倬 | 西北政法大学 | 地理标志单独立法的必要性研究—以地理标志侵权为视角 | |
| 李泳霖 | 华东政法大学 | 我国在先商标与在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冲突与解决路径 | 
优秀指导教师奖(排名不分先后)
袁秀挺 同济大学
蒋海波 广东金融学院
丛立先 华东政法大学
王太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侍孝祥 华东政法大学
陈绍玲 华东政法大学
王莲峰 华东政法大学
徐小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黄玉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张伟君 同济大学
李雨峰 西南政法大学
杜 伟 南京理工大学
袁真富 上海大学
刘银良 北京大学
优秀组织奖(排名不分先后)
华东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北京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特此公告。
中华商标协会
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