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商标网
四千万点赞背后:是一代代追求工匠精神的五粮液人
2017年10月25日来源:新华社

  近日,来自五粮液集团的十九大代表范国琼的微博阅读量突破了4300万次,她身上体现出的“大国工匠”风范受到万千网友的点赞。

  

 

  作为勾兑大师范玉平的女儿,范国琼在父亲“不怕吃苦、用心学艺”的鼓励下,苦练勾兑技艺、终成“中国白酒大师”的故事被津津乐道。实际上,在五粮液悠久的发展史上,同样的传承、相似的故事层出不穷,涌现出一大批推动和引领了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大师工匠,邓子均、范玉平、姚乃贵、杨树芳、刘春西等白酒大师名留酿酒史册。

  五粮液酿酒大师姚乃贵烤了二十多年酒,经验一大把、弟子一大群,本已脱离生产一线多年。55岁时,他放着机关管理人员不当,重回车间酿酒,每天下班回家倒在沙发里像散了架。不仅如此,他还把刚大学毕业、在质检岗位工作的儿子姚生强拉着一起干,让原本每天面对高精密仪器的儿子天天拿铲子、踩泥巴。他说:“我这辈子所有的能耐都在烤酒上面,我最希望儿子能学会自己的手艺,把五粮液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不怕苦吃半辈子苦,怕吃苦一辈子吃苦”,在父亲的质朴话语和身体力行的感召下,身材单薄的姚生强答应了父亲的要求,从高科技岗位来到窖池边成为一名酿酒工。姚生强说,“父亲这一辈老工匠就是一根根标杆,我们这一代也要向父辈一样全身心去做、坚持不懈去做,不怕吃苦才能酿出五粮液美酒。”

  

 

  吃得苦、耐得住寂寞、有持久的定力、创造极致的产品,这些工匠精神的本质,在五粮液一代又一代酿酒工人、制曲工人、科研人员中手口相传。今天,通过构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五粮液汇聚了大规模的酒类工匠人才,拥有中国酿酒大师5人、中国白酒大师3人、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6人、中国白酒工艺大师2人、中国评酒大师4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国家级白酒评委21人、酿酒专业技术人员1060人、中级职称618人、高级职称312人,拥有专业技术工人一万余人。

  这个庞大工匠群体的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不仅是五粮液成为“中国酒业大王”、金牌百年不倒的基因密码,还引领了整个白酒产业的发展,很多“五粮液系”酿酒技艺填补研究空白,在整个行业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仅范国琼这位“酒业巾帼”,就先后摸索、创造出“多层次组合综合调味酒调味法”“原酒感官细分技术”“匀铺组合大循环法”等技术,成功解决白酒多品种、大容量的勾兑难题,共同构建了全国第一部酿酒“88工规”;完成了1000吨勾兑大桶组合工作,实现了世界酿酒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开展《白酒中金属元素的测定及酒质的关系》项目研究,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填补了我国研究空白。

  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36年、今年已60岁的范国琼也快到了“交班”的年龄。她发挥老党员“传、帮、带”作用,亲自担任授课老师,将精湛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她悉心培养多名徒弟中有7名已获得高级技师资格,2名获得技师资格;5名获得国家级白酒评委资格,10名获得四川省白酒评委资格,为五粮液和白酒产业发展储备了后续技术力量。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论述,范国琼说是她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五粮液的工匠精神就是要专业专注,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新时代有新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做好传承,同时也要做好创新。”她说。

  • 联系我们
  •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8号
  • 电话:86-10-68014071
  • 传真:86-10-68018055
  • 邮箱:cta@cta.org.cn
  • 协会微信
  • 协会微博
版权所有:中华商标协会    京ICP备06065018号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中华商标协会    京ICP备06065018号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中华商标协会  京ICP备06065018号     技术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